在當前情況下,劉錡所能爭取到的最好局面就是守住揚州、鎮(zhèn)江,控制瓜洲渡路線,把明軍擋在淮南,不讓明軍突破長江防線,然后為接下來的反攻爭取時間。
只要不讓明軍突破長江防線,只要可以把明軍擋在江北,宋廷就能反應過來,就有時間調兵遣將扭轉戰(zhàn)局。
他覺得如果宋廷還想著不交歲幣,還想著能夠給自己減輕一些負擔,應該不會浪費他拼死爭取來的時間窗口,一定會趕快調兵遣將充實江南防御,讓明軍知難而退。
如此,也不枉費他一番苦戰(zhàn)。
于是劉錡決定加強揚州的防御,同時下令部將吳超率領瓜洲水軍嚴防瓜洲渡,又派遣一支部隊駐守瓜洲鎮(zhèn),防止明軍從陸上攻破瓜洲鎮(zhèn),以威脅到瓜洲水軍。
一切布置下去之后,他就下令給王剛,打算讓王剛且戰(zhàn)且退,率領北上的部隊逐漸撤回揚州,集中主力在揚州設防,背靠長江作戰(zhàn)。
這樣或許可以阻擋明軍的鋒芒,實現(xiàn)他的力挽狂瀾的戰(zhàn)略計劃。
然后他不放棄爭取援軍的努力,接二連三派出使者南下尋求朝廷和王權的支援,希望他們盡快讓援兵抵達鎮(zhèn)江府,然后渡江前來揚州,協(xié)助他一起防守。
不過就在他布置好戰(zhàn)術防御的時候,三月三十日,他忽然接到了王剛的求援訊息——
明軍主力向露筋鎮(zhèn)發(fā)起進攻,數(shù)萬軍隊將他團團包圍,外圍防御被明軍快速突破,他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已經陷入重圍,被壓縮到露筋鎮(zhèn)的小小區(qū)域之中,苦戰(zhàn)不得脫。
還請劉錡立刻發(fā)兵支援,否則駐守露筋鎮(zhèn)北上軍隊萬余人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他著重強調——明軍的戰(zhàn)斗力非常強,無論是野戰(zhàn)還是攻城拔地,都非常強,輕而易舉的就摧毀了他們設置在外圍的防御工事,宋軍不能抵擋。
而且明軍不僅騎兵眾多剽悍異常,連火器都非常精良,遠超大宋,還請劉錡多多防備,讓援兵千萬小心明軍的騎兵和火器。
得知這個消息,劉錡大驚,立刻意識到明軍這是要干脆徹底地吃掉他一部分軍隊,削弱他的兵力,使他不能集中全力防守揚州,更可以很很打擊他的軍心,讓他麾下的軍隊軍心動搖,不敢全力對抗。
雙方交手的第一戰(zhàn)對于大軍和整場戰(zhàn)役來說都有著絕對重要的意義,絕對不能就此戰(zhàn)敗。
于是他立刻傳令部將來見他,要安排救援事宜。
不一會兒,他的侄子劉汜和部將李橫、魏友、王方等奉命前來,劉錡開始與他們商量支援王剛的事情。
他們就明軍的兵力和勢頭商量了一陣,決定派遣一萬軍隊北上支援、接應王剛,爭取把王剛所部帶回來。
但是針對這個作戰(zhàn)計劃,部將李橫提出了自己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