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斗結(jié)束,戰(zhàn)死的士兵要送回去安葬,受傷的士兵也要送回后方治療、休養(yǎng)。
利用各種優(yōu)勢算計死了這幫金兵,勝捷軍本身也陣亡了一百余人,輕重傷員四百余人,傷亡并不小。
最后金兵的決死一搏還是給略顯稚嫩的勝捷軍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可想而知,要是在大平原上這樣打,步兵軍陣的損失會更大。
冷兵器時代,只有騎兵才能對抗騎兵,這絕對是真理。
可是勝捷軍的騎兵洪流為時尚早啊……
宋人自趙光義未能收復燕云十六州之后始終無法擺脫的戰(zhàn)略劣勢讓蘇詠霖初嘗苦果。
蘇詠霖開始考慮今后要多方利用地形、情報和組織度的優(yōu)勢與金軍展開靈活作戰(zhàn),在真正成為強軍之前,不能妄自托大,動不動就要和金軍打正面決戰(zhàn)。
金軍輸?shù)闷?,蘇詠霖輸不起。
戰(zhàn)場打掃完畢之后,這一戰(zhàn)也就徹底終結(jié),成為了過去。
軍隊整頓完畢之后很快就開飯了,這一頓吃的非常好,吃的全是肉。
說老實話,火頭營的戰(zhàn)地伙食比起日?;锸尺€是相對簡單、粗糙的,就是簡單的把肉切塊然后用水洗凈,接著下到鍋里大火煮熟。
白水煮的肉,撒一把鹽,也沒有別的調(diào)味料,也沒什么去腥手段,吃起來其實味道不怎么樣。
火頭營還顧慮到這一點,于是一個班組分配一碗醬,給士兵們沾著吃。
這已經(jīng)算是很好的待遇了。
畢竟是肉,不管是什么肉,只要是肉,士兵們總歸是歡欣鼓舞狼吞虎咽的。
勝捷軍家業(yè)不大,還沒到可以顧及口腹之欲的時候,平常吃肉的機會可不多,每一次吃肉都值得歡欣鼓舞。
而且就算是吃肉的日子,也不可能吃肉吃到飽,當配菜吃,騙騙嘴巴和肚子,已經(jīng)算可以了。
這一回借助戰(zhàn)場便利被允許吃肉吃到飽,士兵們一個兩個高興地就跟過新年似的,邊吃邊笑談,氣氛熱烈。
南宋的料理水平明顯超過金國,蘇詠霖從小錦衣玉食,吃過的美食珍饈不計其數(shù),很多食物在他看來不比現(xiàn)代美食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