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的擔(dān)憂之后,驟然得知這個消息,兀拉格大喜過望,覺得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救贖,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簡直是。
狂喜之后,他開始恢復(fù)冷靜,想了想已經(jīng)成為階下囚將被送到中都處斬的任得敬,他忽然感覺自己應(yīng)該為未來考慮一下。
說是報復(fù)行動已經(jīng)結(jié)束,但是誰敢保證會不會有秋后算賬呢?
而且自己這邊還藏著任得敬的兩個族人以及一個屬下,這三個人可以算是他的催命符了,如果不能解決掉這三張催命符,他的未來很難說有多么光明,搞不好就要被當(dāng)做典型給干掉。
說實話,作為一個草原上的敗逃者,為了活命,原本講究勇武和忠誠的兀拉格也開始具備了較為靈活的道德底線。
原先,背叛是絕對不能被他接受的,背叛就意味著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終結(jié),將會被草原上的神靈拋棄,沒有活路可走。
可是經(jīng)歷過了死亡、僥幸逃生之后,他忽然覺得比起死亡,背叛也不算什么。
他還活著,就說明背叛是可以被接受的。
擁有了靈活的道德底線之后,兀拉格覺得自己的世界豁然開朗,很多原本看不通透的事情都變得通透起來。
所以他明白了,做一個認(rèn)死理的人,一定有很多煩惱,活的不痛快。
做一個擁有靈活道德底線的人,雖然不會有很多煩惱,但是一定很快樂。
未來的西夏,顯然已經(jīng)不是任氏當(dāng)政了,而是大明朝當(dāng)政,未來究竟是李家說了算,還是大明朝皇帝說了算,都不好說。
雖然任氏對自己有恩,但是也未必需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該有的靈活變通的手腕必須要有,否則就很難在這個吃人的世道中更進(jìn)一步。
懷著如此的想法,兀拉格邀請任純忠三人最后吃了一頓美味的大餐,最后給他們安排了幾個女人陪他們歡度銷魂一夜,讓他們享盡歡樂,然后像死狗一樣睡了過去。
接著,他把這三個人捆成了粽子,打包,送給了前來黑山威福軍司接受兀拉格投降的姜良平。
因為黑山威福軍司就設(shè)在河套平原地區(qū),而河套平原是著名的塞上江南,重要的河西產(chǎn)糧區(qū),所以蘇海生和韓偉對這里特別重視,讓姜良平親自來這里辦事。
之前接到了兀拉格的陳情表,表示他愿意接受大明的管制,雖然他是任得敬的舊部,也曾受過任得敬的恩惠,但是他萬萬沒想到任得敬居然弒君。
對待這種不忠不義之徒,兀拉格恥于與之為伍,所以他決定聽從國王和王太后的指示,遵從大明的命令,并且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他決定把之前逃到這里來的任純忠、任得仁和晉哥交給大明處置。
“這種背叛主君的叛逆,根本不值得我追隨,我羞于與之為伍,即日起和任氏一刀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