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軍完畢之后,蘇詠霖一直都在等待著趙開山那邊的消息,從上午等到中午,消息還是沒有傳來。
正當他但有事情是不是出了什么變故的時候,趙開山的傳令兵來了。
“蘇郎,大統(tǒng)領有命,計劃順利,即刻起事!兵貴神速,不得遲疑!大統(tǒng)領已經領兵向臨沂縣城進攻了!”
“好!”
蘇詠霖終于等來了這個好消息,立刻傳令下去,讓各部隊按照自己原先的布置立刻開始行動。
由于兵力不多,蘇詠霖就沒有兵分多路,細致規(guī)劃整個行軍路線之后,確定了一條具有可行性的戰(zhàn)斗路線。
全軍將在蘇詠霖親自指揮下出擊。
他們需要要趁金人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發(fā)起突然襲擊,利用這個寶貴的窗口期將他們一舉擊破。
十三個村寨,還有一個鎮(zhèn)防猛安營寨,就是蘇詠霖的目標!
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沒有更多需要說的話了,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做,而不是說。
大軍出擊之后面對的第一個金人村寨的駐地,在趙家莊以北十幾里地的村莊內,名為甘泉村。
甘泉村的土地是塊好地,土壤肥沃,都是上等好田,也因此遷居了整整一個村寨、五十戶的女真人遷居其中,占據所有土地。
村寨內部的金人根據各自地位的高低和家中男人的數量多少分割土地,并且強迫原先的農民為他們勞作,他們則坐享其成。
于是南遷的金人以極快的速度全面地主化,高速墮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失去了戰(zhàn)斗意志和戰(zhàn)斗技能。
金廷本意并不是要他們占據漢人的田地,而是希望他們開荒。
但是開荒太難,南遷的金人多數不愿意開荒,所以在政令執(zhí)行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強占漢人民田的情況。
越往后,南遷山東的金人越多,整整十二個猛安,以至于侵占民田的情況越來越劇烈。
除了必須要留給朝廷來收稅的少部分自耕農之外,山東幾乎沒有更多的土地了,于是官府只能朝著占有更多良田的地主下手。
到最后,金人好吃懶做、失去了戰(zhàn)斗力成了寄生蟲,漢人地主也被逼反,金廷什么也沒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