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陵,陽春三月。
日頭晴暖,阮府園中的百花開的正盛。枝頭小桃俏麗娉婷,一簇簇深紅淺粉,宛如嬌娘笑靨一般動人。
阮家世代經(jīng)商,累積財富眾多。如今改從仕途,府邸更添富貴。這花園中的亭臺樓閣、假山奇石,無一不精,無一不巧,處處顯露著別致匠心。
臨花園處,有一棟建在高處的別榭,屋檐下懸著綠底紅字的匾額,上書“聽風(fēng)堂”三個大字,筆力雄勁,渾豪一體。坐在聽風(fēng)堂內(nèi),便可將小湖桃林盡收眼底,一覽上好風(fēng)光。
此時此刻,聽風(fēng)堂內(nèi)正是熱鬧喧囂之時。阮家一門七人皆聚在廳中,為的便是招待自清遠(yuǎn)伯府來的貴客。
阮家人從仕不久,家主阮康毅領(lǐng)了個從五品職,不上不下、不高不低,在丹陵還算說得上話,但也不是什么大官。
于阮家而言,身帶封蔭的清遠(yuǎn)伯爺可當(dāng)真是一位貴客。又不如說,就算放在整個丹陵,清遠(yuǎn)伯也是人人拍馬逢迎的對象。倘若能搭上清遠(yuǎn)伯爺?shù)目可?,那在丹陵也能橫著走了。
清遠(yuǎn)伯只有一個兒子,今日也帶來了阮家。這位尊貴的伯府公子今年恰十九歲,名喚段齊彥,正是適婚的年紀(jì)。聽聞伯爺夫人近來正在為他四處打聽合意的姑娘。
阮康毅有眼色,清遠(yuǎn)伯一帶著兒子上門,他立刻將自己的四個女兒都叫了出來,美其名曰“賞花宴會”,實則是為段齊彥相看。這一點,伯府與阮家都心知肚明。
此時此刻,清遠(yuǎn)伯夫婦正端坐在側(cè)席上,一一打量阮家的四位小姐。
阮家有四姝,依照春夏秋冬的順律取名。
長姐阮靜漪,今年十八歲,是阮老爺原配所出之女;雖生母去的早,但她在老祖母的膝下長大,也算是教養(yǎng)良好。只不過,她長相太出挑,整個人如杏更如桃,一副鋒芒畢露之態(tài),不適合做伯爵府的兒媳。
次女阮芙蕖,十七歲,雖記在主母名下,但實則是個姨娘生的,看都不必看。
三女阮秋嬛——
伯爺夫人一看到阮秋嬛,眼睛便微微彎了起來。
十七之齡,生的如露如月,清冷秀雅,容貌竟頗有洛神之姿。更別提她自小飽讀詩書,滿腹氣華,名聲傳遍丹陵不說,連京城人都略聽聞過她的佳名。
同在丹陵,伯爺夫人雖時常見到阮秋嬛,但過去也不過是將她當(dāng)做“別人家的姑娘”,隨意地那么一瞧。如今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用瞧媳婦兒的眼光來看,自是大有不同。
而且,伯爺夫人打聽過自家兒子的口風(fēng),知悉段齊彥對秋嬛仰慕已久,這才放下了伯府的架子,屈尊降貴來了阮家。
一看到阮秋嬛,余下的幾個阮家女兒也不必看了。阮靜漪、阮芙蕖也就罷了,那個最小的女兒阮雪竹,病歪歪、瘦巴巴,能活多久都指不準(zhǔn)呢,有什么可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