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是衣服馬是鞍。
而馬丫不一樣,馬丫不但要有新衣服,還得不被風(fēng)吹日曬,得讓歲月過濾一下,濾去曾經(jīng)苦難的月日在她臉上所留下來的印記。
經(jīng)過兩個月的孫府的生活,馬丫變回了本該有的模樣馬丫還是很漂亮的!
馬丫初來孫府的時候,又黑又瘦,屬于皮包骨頭的那種。
要是孫府的管事的人買來這樣的丫頭,準(zhǔn)得挨孫府的大奶奶罵。
因為是大爺買回來的,這就不一樣了。
大爺四十多歲,走南闖北了二十多年,他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人行好事不問前程。
這次出去做生意,路遇一對乞丐母女,攔住了他的馬頭,母親帶著這個馬丫,跪地磕頭,求他收留下這個孩子。
大爺能怎么說?
如果做母親的有辦法,誰愿意賣自己的女兒啊?!
何況,這個母親只要二兩銀子,說回去給家里的那個癆病的死鬼好歹也買口薄皮棺材,也算不枉他們夫妻一場的情分。
大爺都能想象到,等到這個癆病的丈夫棺材下地,這個女人,為了活命,會找媒婆,然后會把自己重新嫁出去,做人家的填房。
而且只能做填房。
否則,但凡日子好過的人家,誰愿意娶一個寡婦呀?!
不管她,反正救個孩子,也是造化。
大爺當(dāng)時是被這個瘦得皮包骨頭的馬丫的木訥的眼睛給吸引住了。
這孩子才區(qū)區(qū)七歲的年紀(jì),怎么會有這么一種眼神呢?看著都讓人心疼!
誰還沒有善良的一面,不就是給口飯吃嗎,府里那么多丫頭,多她一個不多。
況且今年,還有三四個大丫頭,已到了放出去的年紀(jì),她們也該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