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瑜提前一天回云州,倒是剛好避開了京城的又一次大亂。
太上皇死了,有心人便傳出流言,說皇上不孝將太上皇逼死的。
京城又是一陣的血雨腥風。
再說賈瑜,他這次回云州不是只他和蒼老板,還帶了三春姐妹、賈蔓和探春的未婚夫石通明。
原本想要帶王夫人出來松散松散的,但眼下賈家又起來了,王夫人這個當家夫人哪里離得了?再說老太太也在,她哪能自己跑出來享福,留下家里一大攤子。
她倒是想來云州瞧瞧,瞧瞧賈瑜的生活環(huán)境,只是現實不適宜離開賈府,只得給賈瑜準備一堆吃的用的,囑咐他別苛待了自己,舍不得地送他離開。
至于這個原繕國公府的石通明,賈瑜還是第一次見,先是隨家里長輩們一起過來吊唁,人多也沒說上幾句話,第二天竟自己來榮國府尋他。
一般的親戚朋友賈瑜雖不會特意去見,但看在探春的面子上,還是和他說了幾句,這才發(fā)現,這人同探春性子還是挺像的。
一樣的有著想要出人頭地的志向。
且不是在家族沒落后才有的打算,原來這石通明竟有舉人功名在身,特意來尋他是想走他的門路幫著謀份糊口的行當。
這倒是好辦,緬州他還未正式上任不知道什么情況,但云州卻很清楚,里面正少人呢,既然他想要謀求前程,幫上一把也不是不行,花幾個銀子吏部那添個名字的事,是以石通明這次跟隨他一起上任。
而賈蔓,賈瑜是不可能不管他的,他是三老太太從族里過繼來的曾孫,那一脈只剩他一個了,念在三老太太養(yǎng)了十五年的恩情,如何也得將他帶到能頂門立戶才行。
賈蔓今年才十四歲,賈瑜打算將他帶在身邊,給他請個先生教導他讀書。
偏賈蔓自己不想要讀。
“父親,兒子幼時也在族學讀過幾天,實在不是讀書的料,您就叫人教兒子一些經營之道吧,兒子也能幫著父親處理一些雜事,至于讀書……還是算了吧?”賈蔓自己都覺得臉紅,他認狀元為父,卻不喜讀書,不知道這個父親會不會生氣,不再管他。
賈瑜倒沒有生氣,又不是只有讀書一條出路,想要做些生意過活自然也不是不行。
“你對自己的目標明確,這很好,但眼下都不合適,你要守重孝三年,這三年不宜出門,總不能虛度了不是?恰好你年紀不大,也不用學什么四書五經,只將字認全了,書上的道理讀通了,便是了,不管你想要做哪一行當,讀書認字明理總不會有錯的不是么?至于幫我倒是不用,家里有管家,有那許多下人在,哪里用得著你親自來?”
“是,兒子聽從父親的安排!”賈蔓乖乖應下。
三春姐妹第一次出遠門,一個個都非常高興,偏還得顧及閨訓矜持著,在外不能丟了賈家和賈瑜的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