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三個來月的賈府終于再次熱鬧起來。
只是大家分明是來參加白喜事的,卻不停對主家道喜,讓主家是哭不得,笑不得的。
明明很高興還得擺出一副悲傷的表情來,也難為主人家了。
賈瑜并未私底下見客,即便來的“親戚朋友”幾乎都是沖著他來的,他只守在靈前燒紙,盡一個孫子該盡的義務(wù)。
客人自然不介意,倒將他夸成忠孝兩全之人。
王熙鳳十分的乖覺,只跟在王夫人身后,不主動出頭搶了她的風頭。
眼下賈璉雖然承了從前大老爺?shù)木粑?但榮國府牌匾及鐵券卻是皇上賞給賈瑜的,也就是說往后這榮國公府不是一等將軍府,而是鎮(zhèn)南侯府了。
沒看鎮(zhèn)南侯的親娘都封為一等誥命了么!
也就是說往后這一大家子都是住在賈瑜的府里了,能不識相么。
好在她平時和二房親近,賈瑜剛回來時又沒薄待過,和親姑媽也沒紅過臉,住著也不會別扭。
倒是邢夫人和尤氏,一面眼饞二房烈火烹油般的熱鬧,一面又要心酸自家的遭遇,不得不打起精神來圍著王夫人奉承。
而王夫人,只第一天晚上激動得又是哭又是笑的一晚上沒睡著,其他時候在賓客面前都認真地扮演好她的一等夫人。
貴妃娘娘在圣旨下達當天,便叫鳳藻宮的內(nèi)侍替她探望老太太及賈政、王夫人,并叫抱琴替她給三太太上香。
即是作為小輩對長輩的敬意,也表達對她培養(yǎng)賈瑜一場的感激。
王夫人夫婦又何嘗不是如此?
賈瑜越是有出息,他們越是感激三老太太,對她的身后事辦理得那是如何體面便如何來,如同親娘一般,好在老太太不在意這個。
賈瑜見到上門的客人不由皺眉,抽空將賈政叫了出來。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緊要事?”賈政忙問道。
“爹,如今形勢尚不明朗,和老親們還是不應(yīng)當太過親近,眼下還是低調(diào)為上!”賈瑜向皇宮方向指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