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的病來得兇猛,去的也快速。
再過三天便是縣試日期,賈政原還想著憑寶玉的性子怕是不會參加,都已經(jīng)放棄希望了,不想寶玉自己倒是提出去試試。
這下全家上下再次忙碌開來,賈政也喜出望外,這幾日見到寶玉都少了責(zé)罵,多了父親的慈愛。
眼中的殷切期盼叫寶玉不禁后悔。
原來他那日見全家人都為他操勞一時嘴快說了繼續(xù)參加縣試,說完之后便后悔了,走科舉之路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只是話已出口收不回來了,如今只得硬著頭皮“補(bǔ)課”,待三日后的縣試。
王夫人也如同當(dāng)初賈瑜參加會試一般,全副身心地照顧寶玉的飲食起居。
對此賈瑜倒不覺得如何失落,他又不是小娃娃還要和兄弟爭寵,再說王夫人也從未冷落過他,便是不能分心親自照顧他,也是叫了心腹之人盯著自己的院子,生怕有人糊弄主子怠慢了,叫賈瑜受了委屈。
其實這也是當(dāng)娘的太緊張了,賈家下人最喜歡迎高踩低,賈瑜如今可是官身了,和二老爺一起天天上衙,哪個下人敢小瞧。
這天賈瑜到了翰林院后,將終于改好的祭詞交給上司。
要他說這種東西理由交由欽天監(jiān)來做才更靈驗,可惜在后梁,向來都是由翰林院撰寫。
上司瞧了一遍滿意地點點頭:
“不錯,果不愧是新科狀元,文筆果然上佳?!?br/>
“大人過獎了,下官不敢當(dāng)!”
上司笑了笑沒有和賈瑜多說。
賈瑜在翰林院雖未被重用,卻也沒人敢欺負(fù)他。
只因他不僅是貴妃娘娘的弟弟,還有個重臣的舅舅在。
便是上司無事也是很少與他多言,對方擔(dān)心被人扣上親近外戚有巴結(jié)后妃的帽子。
事后皇上閱后還召見了賈瑜,說了幾句話賞了賈瑜一套琉球國進(jìn)貢的精美茶具,原因竟是皇上覺得他寫的祭文……詞藻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