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沙特家族的要價其實和哈希姆家族一樣,都是要求半島的統(tǒng)治權(quán)。
英國人再次毀約,只不過私下里表示,英**隊將不干涉半島內(nèi)部的爭端。也就是說鼓勵哈希姆家族和沙特家族交戰(zhàn)。最好兩個都打死了,才寸心如意。
這種態(tài)度,滋長了阿齊茲的野心。雖然英國人一再食言,但是阿齊茲還是通過英國在的埃及總督,獲得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支撐起了在半島上最強大的軍隊。
而這種強大,就像是鄉(xiāng)下的地主惡霸之間的較量,在西方世界看來是原始到家的軍隊。
阿丹統(tǒng)帥的軍隊,沒有火炮,也沒有飛機,更沒有坦克,出來幾挺機槍之外,幾乎清一色的是英國的‘李式步槍’。
可就算是這樣的裝備,他也雄心勃勃的有種騎著駱駝一舉拿下科威特城的豪氣。
可惜,他的作戰(zhàn)計劃并沒有獲得兄長的支持,沙特家族和漢志王國的摩擦越來越多,一場大戰(zhàn)在即,沙特不想因為東線的作戰(zhàn),而牽制沙特主力太多的兵力??仆爻请m然毫無威脅可言,但是科威特北部的伊拉克王國呢?那可是哈希姆家族的嫡系子弟建立的王國。擁有肥沃的兩河流域的農(nóng)田,在阿拉伯世界,也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阿丹統(tǒng)帥的這支軍隊,更多的是威懾,大部分還是要回去的,本來的打算也就是嚇唬一下科威特城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小領(lǐng)主,給薩巴赫家族一點教訓(xùn),然后對方乖乖的恢復(fù)到以前的邊境線上,僅此而已。
沙特還需要靠著科威特城擋住半島北部伊拉克王國的威脅,怎么可能動不動就滅掉科威特城?
和沙特軍隊的齊整不同,巴頓的部隊從離開了科威特城之后,就接連不順。
首先是一輛后勤的卡車拋錨了,好在是長弓基地的戰(zhàn)斗部隊,只是表示需要修理三個小時。不過汽車上裝的是油料,巴頓在等待和繼續(xù)前進中選擇了后者,命令士兵將油料搬運到其他汽車上,然后繼續(xù)出發(fā)。
王學(xué)謙也不是吝嗇的人,將長弓基地的戰(zhàn)斗人員撥付了70人給巴頓,好歹讓他湊齊了100人。尤其是作為最先進的軍事訓(xùn)練基地,卡車不缺,還有敞篷吉普車,據(jù)說是新產(chǎn)品。
要不是坦克少了一點,巴頓已經(jīng)擁有了一個坦克連的兵員。
第一天行軍80公里。這是因為巴頓太過著急,命令坦克和汽車不停的往前。傍晚的時候,飛機帶來了沙特軍隊的情報,對方人數(shù)可能在1500到2000人左右。距離巴頓的斥候小隊已經(jīng)不足30公里。
另外,他的副官給他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喬治,你恐怕要接受一個糟糕的消息了?!?br/>
“沒有援軍是嗎?”巴頓仰著臉,一副早就知道的樣子:“科威特城如臨大敵的樣子,實在可笑。能夠讓他們出400人。已經(jīng)是極限了。我們不能要求我們的阿拉伯兄弟太多,他們還不習(xí)慣如何把自己當士兵看!”
副官糾結(jié)的看著巴頓那張自信過頭的臉,灰撲撲的,一臉的塵土,都能都落下泥來,還在這會兒嘚瑟呢?巴頓對科威特城的新兵寬容,但是對手下的士兵和軍官可是嚴格到了極點。好在他也知道勢單力孤,需要部下的支持,沒有出現(xiàn)打人的‘意外’。
另外,副官也很好奇。為什么巴頓的靴子竟然要比臉干凈……
這源于一個梗,早年間,巴頓從軍校畢業(yè)沒多久,在一次騎兵長途行軍中,所有的軍官都因為靴子沾了泥漿而被處罰,只有巴頓一個人接受了表揚,而表揚他的那個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美軍的軍神潘興將軍。
潘興是一個嚴格到令人發(fā)指的老家伙,在所有做過他部下的人都不敢稍有松懈,因為這老家伙總是會拿出軍營條令來要求那些軍官們。比如靴子要一層不染,這是軍官的要求??墒窃陂L途行軍中,騎兵在路上六七天,甚至更長的時間。難免不會遇到刮風(fēng)下雨,加上累的灰孫子似的,還有什么心思去擦靴子?